分享缩略图

重庆璧山:共同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2025-10-14 16:23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image.png

9月28日,“发言人来了”——璧山区网络安全进社区活动举行,来自璧山区委网信办、区公安局、区团委、璧城街道大旺社区的4位发言人就“网络安全”相关情况和现场群众面对面交流。

“我们在使用网上银行进行转账的时候本来输入了密码,为什么总是要再进行手机验证码验证后才能支付呢?”

针对群众的疑问,璧山区委网信办网络安全科科长邴冰冰现场给出了答案,银行要求同时输入密码和验证码,这个其实就是多因子认证,具体是指需要通过两种或以上不同类型的验证因素才能成功登录或授权交易。因为它结合了“知识”和“拥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因子,极大提升了安全性。即使骗子窃取了密码,没有手机也无法操作钱款。

“我们被骗的钱都有银行卡在收款,为什么老是追不回?”

璧山区公安局反诈中心副主任陈洋表示,现在99%的诈骗资金都会进入所谓的“水房”,也就是专业洗钱团伙。一旦诈骗得手,钱进入水房账户,诈骗团伙几乎同时就能从水房那里收到折算成的加密货币。水房洗钱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大量收购他人银行卡进行层层转账。那些愿意卖掉自己银行卡的人,往往自身经济状况就很差,即便被查到,也根本无力退赔赃款。随着近年来“两卡”打击力度加大,洗钱手段也不断翻新。然而,打击是“亡羊补牢”,防范才是“未雨绸缪”。面对如此专业化的犯罪链条,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提高警惕,学习反诈知识,守好自己的钱袋子。警民同心,才能从根本上削弱诈骗犯罪的生存土壤。

“我们计划开展一场线下的‘网络安全密室逃脱’小游戏,让青少年在解密过程中学习识别网络风险;也在计划开展一场‘网络防诈剧本杀’线下活动,让青少年通过扮演相关角色潜移默化地掌握网络防诈知识。”共青团璧山区委办公室主任佘宜航则介绍了用更“潮”的方式,帮助广大群众提升面对网络风险的“免疫力”。

佘宜航表示,网络安全宣传教育不能只是“单向输出”,鼓励青少年用自己熟悉的语言和方式,创作优质的、“潮”的网宣作品,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举办一场网络安全主题的短视频创作大赛等等。前段时间开展的假期公益托管班,就邀请了很多大学生志愿者,采用“知识讲解+互动体验”的形式,在托管班上为孩子们讲解了网络安全、网络文明、防范诈骗等知识,帮助孩子们提升辨别网络风险、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

“当群众遭遇网络安全问题,社区的角色不是专业的破案机构,而是‘第一响应人’‘情绪稳定器’和‘支持协调中心’。”璧城街道大旺社区副书记罗茂现场分享了未成年人游戏充值成功追回的案例,“大旺社区4网格的业主来到社区求助,说她的小儿子用自己的手机玩游戏向某游戏平台充值了8000多元,社区干部和网格员在认真听取了事情的经过以后,立即拨打了该游戏平台的客服电话,并说明了未成年人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充值的事件过程。同时积极帮助求助群众按照游戏平台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传了各种证明材料,成功追回了大部分充值金额,这个案例充分说明遇到网络安全问题首先不要慌张,要帮助群众根据不同类型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此外,4位发言人还分别从规范网络行为和应对网络安全威胁、涉诈团伙打击情况、筑牢青少年网络安全防线、社区如何引导群众解决网络安全问题进行了主题分享。(璧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责任编辑:吴一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