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幼英模教育一体化联盟在长江师范学院成立
2025年11月10日,由长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市涪陵区教委联合主办的大中小幼英模教育一体化联盟成立仪式暨英模教育曾昂工作室挂牌活动在长江师范学院英模大讲堂成功举办。涪陵区教师发展中心、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西南大学)及涪陵区师德师风教育实践基地共同承办此次活动。涪陵区教委副主任张凌洋、长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祝国超、涪陵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周波出席,丰都职教中心、涪陵区机关幼儿园等八所大中小幼学校教师代表参与研讨。

活动首站,与会嘉宾走进重庆市“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长江师范学院英模教育馆。曾昂馆长通过英模信物展示、沉浸式影像呈现等方式,系统展示了学校在大中小幼英模教育一体化领域的实践成果与理论创新。

在随后的工作汇报中,曾昂工作室负责人曾昂博士提出破解英模教育“远视症”的系统方案:构建“结对子”机制解决英模资源适配问题,创新“走近英模十法”提供学段衔接方法论,首创英模人生“五时代”(幼儿期-小学时代-中学时代-大学时代-创业时代)挖掘模型,打造“创业时代+”育人模式,形成可感知、可触摸的可信、可敬、可亲、可学“四可”英模形象塑造标准。该体系通过“情怀-情感-智慧”三维度在场性实践,实现思政教育政治高度与人文温度的有机统一。
涪陵实验小学彭麟老师评价该体系“构建了完整的理论与实践闭环”,涪陵五中周玉杰老师认为其“为历史教学提供可直接复制的范式”。涪陵区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李林洋特别指出,消防头盔、抗美援朝英雄金手模等沉浸式教具的应用,使英模教育从单向灌输转向多维共生,显著提升育人实效。长江师范学院喻容老师则强调,英模资源的深度开发为教学科研提供了创新动能。

领导总结环节,涪陵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周波肯定工作室"解决了传统说教难以突破的瓶颈";祝国超院长建议加强实践创新的数据跟踪,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张凌洋副主任强调要发挥联盟示范作用,为重庆“大思政课”改革探索新路径。(林灵)








